湖里區婦聯開辟婚姻家庭輔導項目新思路
www.fjsen.com 2017-07-31 18:41:51? ?來源:廈門市婦聯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廈門市婦聯新聞網訊 近年來,湖里區婦聯在市婦聯、區委的關心支持下,開展了婚姻家庭輔導社工服務項目。2017年5月以來,婚姻家庭輔導項目共開展咨詢性個案23個,輔導性個案9個(含信訪案件),法律咨詢7次。
針對過往一些經驗的分析,2017年2月,區婦聯聯合培善社會服務中心婚姻家庭輔導服務重新進行了梳理,對湖里區125對變故家庭,進行家庭、個人因素的雙因子統計分析。統計的結果顯示,在家庭因素中,91對(72.8%)認為夫妻間缺乏溝通(以夫妻雙方不溝通、一方回避溝通導致缺乏溝通為主),缺乏溝通成為婚變中家庭方面的首要因素,而婆媳與姻親關系的困擾、經濟收入與財務管理方面分別位列第二、第三;在個人因素的分析中得出夫妻性格不合(47.7%)、婚外戀(28%)以及家庭暴力(23.4%)成為婚變中個人因素的前三位。
由此統計結果得知夫妻間缺乏溝通因素已經成為影響婚姻家庭的一個重要因素,掌握良好的溝通技巧、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培養夫妻間共情的能力,有利于夫妻更順暢的溝通,有利于夫妻關系的和諧。同時我們也發現隨著反家暴法的推出,越來越多的人懂得利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受家暴的人敢于提出離婚,而不是一再隱忍,這都是社會進步的表現。通過這些數據的統計分析,增進了我們對于婚姻家庭案主的了解,也對我們今后進一步深入服務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針對調研得出的信息,對湖里區婚姻家庭輔導項目提出新的服務思路,暨以調研需求導向為指南,開展精準化、精細化服務。
第一,需求為導向、開展精準化服務,要堅持專業服務多元化。
專業服務以社工為主體,采用“社工+婦工+律師+心理咨詢師”的模式,多專業、多角度地介入具有情理法性質的婚姻家庭輔導服務。今年湖里區婚姻家庭輔導項目不僅配備了專業的社工、心理咨詢師,還特意聘請了律師擔任特約家事調解員,參與到家庭暴力及特殊個案的服務中,使得情理法更加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起到的效果更為顯著。
第二、需求為導向、開展精準化服務,要堅持服務內容菜單化。
湖里婚姻家庭輔導依托于湖里區婚姻登記處開展工作中,服務內容從原先的新婚輔導和離異調解為主,逐步衍生了法律援助、家暴庇護、維護單親媽媽和離異孩子的服務。衍生出的服務,恰恰說明廣大婦女群眾有需求,也說明,我們的工作需要適當地根據新的需求及時調整及改進。但為了更好地開展針對性的工作,還需要對我們的項目服務進行菜單化、明確化,這樣才能更有針對性,即可以讓群眾知道我們的服務工作,也能夠讓我們集中有限的人力開展專業性的工作。
第三、需求為導向、開展精準化服務,要注重項目運作機制的建立與發展。 為了更好地開展服務,婚姻家庭輔導項目逐步從單純地立足婚姻登記處開展服務,逐漸地承接我區婦聯信訪求助的一些家事案件。形成了“一核多平臺”的服務運作機制。即以區婦聯為服務核心,社工機構、各街道婦工位、各社區婦聯組織為處理平臺的運作機制。暨各街道、各社區、各單位遇到轄區內的家事案件先自行處理,處理不了需轉介給區婦聯的,區婦聯會根據情況第一時間處理完畢,若遇到較為特殊的案件,便委托培善社會服務中心社工、律師團隊協助有關單位共同跟進,必要時集體進行多方案情研究,制定跟進方案。這樣一來就形成較為良性的運作機制。通過這種運作機制,可以開展標準化的服務,暨輔導六次后,待個案服務較為到位時,婚姻家庭項目組就進行結案,交由社區的婦聯組織及愛心志愿者跟進。例如:2017年5月,轄區婦聯組織轉介一名特殊的個案,該個案較為特殊,案主只有六歲,在單親家庭中長大,孩子嚴重缺乏照料,甚至出現多次夜不歸宿現象,經常向鄰居討要吃的。區婦聯接到轉介后,與培善社工第一時間了解到案主的信息,而后與案主母親取得聯系,并與之會談,通過多種努力終于與案主及案主母親取得信任關系。針對這種情況,在案主母親不愿意轉讓監護權的情況下,社工給案主母親提供意見,并通過六次的介入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一是聯系案主所在的幼兒園,幼兒園方面表示愿意不收取學費,暑假期間免費提供服務,避免案主流浪社會;二是案主在社工介入后,每天可以保證天黑按時回家,回不去家有方法找到保安和警察叔叔幫忙送其回家,沒有出現流浪和在外夜不歸宿現象出現;案主自己開始學習洗臉、洗澡、換衣服,生活習慣和獨立生活能力有了明顯變化。三是通過社工的面談和溝通,提升了對案主安全的重視程度,加強了對案主安全教育和安全照顧。據案主幼兒園老師反饋,案主母親自5月底,6月份開始,每天都按時接送案主上下學,對案主的照顧也重視很多。目前該案已結案,顯然該案很大部分在于貧困的單親家庭中,由于監護人經濟條件、照顧能力、認知水平、社會支持有限等各種因素下產生的兒童監護缺失的案子,社工從心理輔導、陪伴、資源整合、關系協調、問題梳理等多維度介入,幫助處于困境中的家庭。本案子很好地體現了區婦聯、社區婦聯與社工機構三方聯動的良好協助機制。第四,需求為導向、開展精準化服務,要堅持多部門協同,打造跨部門、多領域的合作機制。 婚姻家庭輔導項目積極與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市救助站家暴庇護中心、轄區派出所、轄區法院、法律援助中心、社區婦聯組織聯動,共同開展婚姻家庭輔導中,維護婦女兒童權益的工作。如與市救助站形成良好的協助機制,有利于保護受家庭暴力影響而急需庇護的當事人,當遇到家暴等特殊的案例,可以把個案轉介給市救助站,而后進行協調干預,這樣有利于更好地維護婦女權益。如一名深受家暴傷害的女性,在主動求救后,社工首先對當事人進行情緒宣導,然后幫助她澄清現狀,找到最需要解決的居住飲食問題和意識層面的安全問題,婚姻家庭輔導社工聯系了市救助站,安排當事人入住市救助站的家庭庇護中心,滿足了當事人當下最急需的需求,而后社工再對當事人提供更多的心理關懷,協助當事人理清思路,擴大人際支持,與其丈夫進行會談,促進夫妻關系的改善。
第五,需求為導向、開展精準化服務,要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路子。
鑒于婚姻家庭輔導服務具有隱私性等因素,故相當部分人群不愿意當面當面求助,故而我們在開展實際工作的時候,要以此需求為導向,適當開展線上的輔導工作來配合線下的輔導。
在未來的婚姻家庭輔導服務中,我們將積極協助危機型不良婚姻關系的當事人,能夠重新建立起對于生活的信心,恢復功能。促進當事人的家人之間的溝通渠道能夠通暢,達到維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為平安家庭、和諧社會做出新的貢獻。
責任編輯:鄒玒